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较2019年同期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7.3%。
2011年的电荒再一次引起新一轮的大规模煤电建设热潮,直到2016年起国家开始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煤电投资比重从27%下降至7.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用电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三产及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不断上升,冬季采暖范围扩大,导致冬季用电峰值上升较快,夏季及冬季日负荷双峰特征更加明显。
其中既有历史问题的重演,也有新问题的显现。我国极端气候频发并有连续出现的倾向,年平均地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15年~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相同的问题在重复上演历史上,我国拉闸限电曾多次出现,留下了深刻的教训,2021年又是如此的似曾相识。我们只有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厘清各种问题的原委与始终,把握发展大势,才能避免在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减污降碳要先立后破、循序渐进
众多参建单位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苦干狠干实干,确保了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74.8亿元,建设2台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高兴地对着前来开展充电桩例行检查的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志愿者们说道。
按照您的改造方案看,需要装2万千伏安的用电容量,您可以采用自建专线的方式,保障电力供应。深化党建+向配网开战工程,10千伏线路故障率同比下降23.98%,10千伏配变平均停运时长同比下降29.19%,配网低电压率同比下降42.76%,乡村供电质量和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不断提升。坚持同功降压,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传递到群众脑中公司纪委先后前往了永兴营业站、暖泉营业站、牧原供电所、大雁供电所等,主要对营业厅的用户登记管理、公共区域卫生、营业厅消杀、防疫物资储备、测量温度等各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了解掌握各营业厅对疫情防控情况,并督促防控人员落实主体责任,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国网牙克石市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该公司严密部署,紧盯疫情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及环节,从严从细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确保防控疫情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疫情防控做到哪,监督检查就跟到哪的原则,国网牙克石市供电公司纪委前往各基层供电所、营业站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未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同比持平。其中,未发生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3人。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0月25日,黑龙江省讷河市威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讷河市晶鸿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均为民营企业)所属讷河市25万千瓦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发生一起人身伤亡事故,3人死亡、1人受伤。在第48号塔基施工过程中,发生履带吊倾覆事故,吊臂碰触相邻的在建铁塔导致4人跌落,送往医院抢救时3人死亡,1人经抢救后伤势稳定。
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持平。注:以上统计数据执行《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205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单一供电城市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能电安〔2013〕255号)。2021年10月份,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持平。事故详细情况以事故调查报告为准。
未发生电力安全事故,同比持平。发生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3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
非计划停运机组和出力受阻机组规模低于往年水平,煤电机组出力水平有效提升,电力供应得到有力保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南方电网区域内的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五省区能源电力供应稳中向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能源电力供应保障的系列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分省对接调度,持续跟踪督导重点任务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地方反映的问题困难,能源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督促地方进一步做好煤炭增产增供、提高电厂存煤水平、提升发电机组出力等工作,确保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2021年共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近2亿吨,实现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电厂存煤平均可用天数均在20天以上,广西、贵州达30天以上异常天气期间,国网北京电力密切跟踪气象动态变化,监视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在积极应用各类先进系统开展精益化运维的同时,国网北京电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员值守和保障措施落实。北京11月30日电 受新一轮寒潮影响,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11月30日,北京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侵袭,风寒效应显著。
应用变电在线智能监测系统接入61座重点变电站1200余间隔设备,实现对接入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实时在线监测。目前,北京电网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有序。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供电能力,国网北京电力统筹部署大型应急装备1600千伏安升压车组、3000千瓦大容量中压发电车至指定地点,便于紧急情况下高效开展应急发电任务。持续深化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切除和精准定位,切实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在此次恶劣天气到来前,国网北京电力依据精准气象预警预报系统信息,对抢修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等进行优化部署和合理调配。据悉,该公司目前已累计加装视频监控装置8000余套,实现对全市输电线路视频监控100%覆盖。
该公司运用输变电智能安防系统、变电在线智能监测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远程对输配电线路、重点变电站关键设备加强监控。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提前部署,及时启动冬季气象灾害三级预警应急响应,在北京市部署6000多名电力运维保障及抢修人员、736辆抢修车辆开展值守保障,22支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首都供电安全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煤电-电煤领域来说,既要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与安全应急,又要让出电量空间支持低碳环保,既要满足安全保障与灵活调节性能,又要维持经济性支撑国家竞争力,必然逐步趋向高产能+低产出+高投入+低回报的非传统产业模式。
20032006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投资审批政策失误、停建电厂,针对装机硬缺、省间壁垒的主要矛盾,实施了放松管制、规范竞争的市场化改革。总之,本轮电荒再次反映出,对于市场失灵的治理失灵,是更大的现实问题。
总之,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从电荒应对看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狭义的市场失灵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三是从管制手段看,2015电改9号文第10条改革电网企业运营模式至今没有到位,输配电与购售电混业经营、依然坚守企业层面经营业绩,作为管住中间的产业环节,电荒当前未能分担一部分价格压力,公权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电荒下失去了一个本可大有作为的公器。
没有有效的公权治理,就难以维护有效的市场。能源市场化改革之前置条件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内涵,至少应包含明晰产权+有效竞争这两部分。
例如在能源领域,面对昼夜、季节、丰枯、投资时序等带来的供需缺口,尽可自由放任,一次二次能源价格自动联动,向终端传导信号。面对与2008年类似的外来冲击,2021年的电荒本来完全可以避免重演,至少绝不应再拖延5年,中国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国有煤企+党的领导这三大优势,完全可以做到不涨少涨煤价、完全可以尽力避免电荒,完全可以像俄罗斯一样控制住(气价)煤价-电价,完全可以借本次国际危机进一步扩大中国制造的优势。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早已经走过讨论要不要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在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早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三是2008年各地积极应对电荒跑煤拜电,而本轮电荒却在有序用电中以保居民用电为功而难以解决工商业限电。
不论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制,其本身都是手段,而非目的。政府是市场的一部分,不能以市场之名而推卸治理责任。
由此,从2008年电荒时的市场煤、计划电,到本轮电荒重演的计划煤、管制电,再到未来两高两低的非传统产业模式,煤电-电煤注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高度管制的特殊领域,注定只能是有限竞争而非完全竞争,无从追求经典市场化模式而需要特殊产业制度设计,一方面要为煤电包括煤炭提供容量(产能)补偿机制,经济成本将远远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可通过高比例国资国企打造有人兜底型的廉价而充裕。新冠疫情以来,国际关系紧张,国际秩序失控,国际治理伦理崩坏,国际产业链岌岌可危,与2008与2021类似的国际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大概率将更频繁地出现,亟需在传统产能产量管制的基础上,更加勇敢地直面外来危机,更加决断地管控价格异动事实上,面对这种国际经济危机所诱发的电荒类型,正是可以体现中国宏观调控治理能力的时刻,正是可以体现中国煤炭领域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的时刻,这本又是一个可以像应对新冠疫情一样风景独好的机会。
五是2008-2012年电荒5年私人煤老板侵占约10000亿规模的资源溢价,而本轮电荒国资国企已经控盘的煤炭行业再次出现3000亿规模暴利。本轮电荒与2008年电荒高度相似,本质上就是市场失灵,就是国际经济危机对于国内市场的冲击。